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糧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大力加強農田水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世界水日的宣傳標語:
1、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2、嚴格管理水資源,推進水利新跨越
3、推動水利跨越發展,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4、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
5、建設節水型社會,保障城鄉用水安全
6、落實三條紅線,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7、發展水利,改善民生
8、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9、優化配置、厲行節約、有效保護
10、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
11、保障飲水安全,維護生命健康
12、合理開發利用,重在節約保護
13、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
14、加強河道管理,維護河湖健康
15、科學防御水旱災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16、保護植被、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17、加強農村水利工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18、營造水景觀、弘揚水文化、傳承水文明
19、推進依法行政,促進依法治水
20、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1、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22、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23、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4、生命之水,你我愛惜!
25、讓我們大家一起節約用水吧!
26、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
27、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
28、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29、世界缺水、中國缺水、城市缺水,請節約用水。
30、浪費用水可恥,節約用水光榮。
下面是由標語口號網整理的名人愛國口號標語,收錄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愛國語錄,可作愛國口號和宣傳愛國思想的標語,歡迎閱讀。
國內名人愛國口號標語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巴金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后,亞洲崛起有黃人。——吳玉章
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
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 ——魯迅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漢)司馬過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后,亞洲崛起有黃人。 —— 吳玉章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明朝政治家
個人之于社會等于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 —— 聞一多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 吉鴻昌
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 —— 謝覺哉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 華羅庚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 朱德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龔自珍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每個人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系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里。 —— 巴金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 戚繼光
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 —— 華羅庚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照汗青。——文天祥,宋朝詩人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 毛澤東
上下同欲者勝。 —— 孫武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軻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魯迅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陳輝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趙博生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周恩來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 趙博生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后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 彭德懷
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 陶鑄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 陸游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鋒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 —— 王杰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 —— 陳輝
中國人搞出的理論,首先要為中國人服務。 —— 吳仲華
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 魯迅
國外名人愛國口號標語
祖國更重于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 聶魯達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 大仲馬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 —— 海涅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 林耐
不要過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 克雷洛夫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 孟德斯鳩
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于被征服。 —— 伊索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列寧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俄)巴甫洛夫
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屬于人類。 ——(俄)別林斯基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法)大仲馬
愛祖國高于一切。——(波蘭)肖邦
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愛國之心。——(法)拿破侖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侖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匈)裴多菲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 奧斯特洛夫斯基
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為公眾的財產。 —— 杰弗遜
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于它的遲鈍。 —— 泰戈爾
凡是不給別人自由的人,他們自己就不應該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統治下,他們也是不能夠長遠地保持住自由的。 —— 林肯
工人階級的團結就是工人勝利的首要前提。 —— 馬克思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奧斯特洛夫斯基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 巴甫洛夫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于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學者是屬于祖國的。 ——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
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是取得最后勝利的保證。 —— 列寧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 居里夫人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歌德
我們現在必須完全保持黨的紀律,否則一切都會陷入淤泥中。 —— 馬克思
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 —— 別林斯基
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 牛頓
我不如起個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鋼刀鋒利,雖然它自己切不動什麼。 —— 賀拉斯
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 馬克思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 裴多菲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鳩
我無論作什麼,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 巴甫洛夫
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 —— 馬雅可夫斯基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于人類。 —— 別林斯基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推薦閱讀:愛國口號激勵口號
改革開放30年十條最經典的標語口號。30年來中國標語口號,每一個標語口號都帶著時代的印記,重溫這些標語口號,能感覺到時代的變遷。精心整理這些標語口號,回味一段段特別的歷史。
一:“小平你好!”
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首都各屆群眾游行,北京大學游行隊伍中突然展開一條“小平你好”的橫幅,畫面傳遍全世界,并成為歷史的定格,成為改革開放歷史上的永恒印記。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幅標語所包含的那份真摯情感,依舊留存在很多人的心中
二:“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城里人對這個口號也許不熟悉,但在農村,這卻是影響最深遠的一個口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央在農業改革中首次提出此口號,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空前提高,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
三:“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改革開放初期,1982年位于深圳蛇口的這幅標語飽受爭議和批判,并曾經三起三落。但最終,這幅足以在改革開放歷史上留下印記的標語豎立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在中國習慣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的背景下,這幅標語開發人的無窮動力和創造性。
四:“再窮來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也是中國最流行的口號之一。但在貧困山區,“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標語口號更多一些,這些口號已經流行二十多年,至今仍經久不衰。尤其是近幾年國家搞兩基攻堅,關于教育的標語口號更是鋪天蓋地,比如我就曾經在偏遠山區見過這樣的標語口號:“家長不送孩子讀書,就是違法犯罪”,“不讀完初中,不外出打工”,“養兒不讀書,不如養頭豬。”“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漢”等等,地方色彩十分濃郁。
五:“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1986年8月鄧小平在天津視察過程中提出:“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大原則是共同富裕。”隨后,這句話傳遍全國,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標語口號。
六:“五講四美三熱愛”
與同相同類型的標語口號還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努力學習,做有理想,有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現在的學生早已經不知道五講四美三熱愛為何物了,但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沒有學生不知道的,這個口號影響了幾代人。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吧: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 產黨
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與此相近的流行標語口號(理論)還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階級自由化”,“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穩定壓倒一切”,“發展才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活力”等等。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過程中出現偏差,小平同志敏銳地觀察到這一問題,他在不同的地方反復強調,要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也成為當時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在各種會議和文件甚至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都頻頻出現。
八:“要想富,先修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與外界接觸的加強,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路”的重要性,因此這個標語口號迅速流行全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興起一股修路狂潮。城里修水泥路,鄉里修碎石路,老百姓干勁之足很難再現。那個時候,老百姓都堅信,“路通財通”,連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也總喜歡寫“馬路通到我的家門口,”,這是一種自豪的滿足。
九:“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汶川挺住,中國加油!”
與此同類型的口號標語有:“誓與大堤共存亡”(1998年洪災標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2003非典)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全國人民的心都會匯集在一起,形成愛的強大洪流,潤澤災區。今年的汶川大地震,這些標語口號感動激勵了無數人。
十:“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點燃激情,放飛夢想”
2005年6月26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題口號在北京發布,隨即“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從中國走向全世界,成為2008年最激動人心的標語。
口號可以寫成文字,畫成圖畫,編成歌曲,或者結合這些形式。寫成文字的口號便成為標語,可是標語并不一定都是口號。標語是一種公告,是寫標語者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就連偷偷在廁所墻上寫“反動標語”也不例外。
在一個民主國家里,標語是不允許在公共場所隨意張貼和懸掛的。在民主社會里,每個人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和權利,但這種表達自由是有限度的。雖然你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別人也有不被你的表達騷擾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存在于對自由的限制之中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意在公共場所張貼或書寫可能侵犯別人自由的標語。
張貼或懸掛標語,會觸及不少與公共空間和生活秩序有關的問題:在哪些公共場所或地方可以允許張貼標語?由誰來規定?以什么樣的公共政治理由來作出這些規定?在美國,任何公共場所都不允許張貼、懸掛只代表個人、社團、黨派的政治、宗教意見的標語。美國運用口號、貼標語的常常是人民,不是政府,最常見貼標語的地方是私人汽車的保險杠上,大城市里有的小販專做這種標語生意,出售各種各樣現成粘貼標語。汽車是私人財物,汽車的保險杠算是“私人空間”,是一個適合表達私人意見的地方。美國另一個常見張貼標語的地方是自家房屋的前院,通常是一塊木板或塑料牌子,固定在一根棍子上,插在草地上或泥土里。美國人沒有在墻上寫標語的,要是有,那也是涂鴉,必須予以清除。每逢有選舉,標語小牌子就像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選舉過了,便又很快消失不見。在中國,在公共場所常見大肆張貼標語,甚至跨街拉長布條,這在美國是看不到的。
政治口號的標語是一種政治廣告,也是一種政治宣傳。在美國,個人、社團或政黨要做這樣的廣告或宣傳,可以在報紙上買版面(當然還有限制廣告、宣傳的細則規定),但不可以在學校、醫院、廣場、街道這樣的公共場所來做,隨意做這樣的宣傳,和涂鴉一樣都是觸犯公共秩序法的,都是城市整治的對象。
運用標語的方式是在特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中發生的,一定會帶有這個環境的特點。例如,在中國,在公共場所墻上張貼或書寫標語是很常見的,這恐怕與人們從小受到的影響有關,例如一般人從小就從電影里看到,地下黨或革命學生進行宣傳動員,拎著糨糊桶,藏著傳單,走到哪里,就在墻上又刷又貼,有的干脆就直接寫到墻上。“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標語貼得到處都是,將這個革命傳統更加發揚光大?,F在大城市里已經相當改觀,但其他地方還有待變化。
中國標語口號的內容和語氣也有相當鮮明的特點,內容自不必說,就說語氣,不是命令式的,就是惡狠狠地充滿暴力和霸氣:“打土豪、分田地”、“痛打落水狗”、“敵人不投降,就叫他滅亡”。這種語氣在今天的一些標語中綿延不絕,例如有的計劃生育標語竟然寫道: “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一人超生,全村結扎” 、“該流不流,扒房牽牛”、“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 、“寧愿家破,不要國亡”。張貼違背法治原則的標語,臟亂差的環境和臟亂差的口號語言涂鴉合為一體。標語粗暴野蠻,完全訴諸暴力恐嚇,本身就顯示了宣傳號召的失敗。
暴力的標語口號是一種語言污染,也是一種精神污染,每一條這樣的標語都如同一個向公共語言之河中排污的污染源,公共語言的嚴重污染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變得乖戾、強梁、粗暴、非理性。這樣的公共語言顯示出官與民、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緊張對抗關系,也顯示出國民素質和民眾思考能力的低下,遠遠不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文化人文條件。營建和諧社會恐怕還得從學習理性、溫和、真誠的公共語言開始,當然也包括其中的口號和標語。
“口號”和“標語”在任何一個社會的公共生活中都起到重要的“宣傳”作用,人們常常把口號、標語和宣傳混為一談,甚至誤以為是同一回事,這是不對的。從歷史發生的順序上說,是先有口號,后有標語,最后才有現代意義上的宣傳。最早的口號是口耳相傳的,是為“口”號,口號并不一定需要書寫成人們現在熟悉的標語形式??谔柺且环N語言表達,往往是修辭化了的表達方式,而標語則是一種記錄和表達口號或其他意見內容的書寫形式。宣傳則是對口號、標語或其他傳媒手段的特殊運用,是一種用途和目的。
口號的語言特征是精煉、簡潔,是一種在政治、商業、宗教或其他語境中使用的簡短有力的表述,在語言形式上類似于格言、警句、座右銘??谔柨偸菫槟硞€目的不斷地重復一種看法或說法。最早的口號與軍事行動有關,英語的slogan一字就是從古代蓋爾語的“軍隊呼喊”演化而來。一直到今天,口號所起的仍然主要是鼓動某種單一和統一行動的作用。當然也有與軍事行動無關的口號,例如古希臘柏拉圖學院強調幾何學的人文教育作用,在學院門口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可以說是最早有記載的標語化口號。在現代社會中,非政治的口號也是隨處可見。例如,環保人士在自行車上掛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燃脂肪,不燃汽油”(Burn fat, not oil)。人們穿著的文化衫上也常??梢钥吹竭@類口號。
一般的口號表達的是一些文化、社會主張和價值,而政治口號則顧名思義是政治性質的。不同的國家和政治制度會出現不同的政治口號,在具體的制度環境中起作用。例如,2006年瑞典社會民主黨的口號是“人人跟我們來”(Alla ska med)。聽起來有點像“聽某主席話,跟某某黨走”,其實并不是這樣,因為瑞典是一個民主國家,不同的政黨相互競爭,選民有自己選擇政黨的自由,政黨對他們只能爭取,不能用命令的方式來說話,口號的政治性質自然不同。又例如,納粹德國的口號是“一個人民,一個帝國,一個領袖”,這就是一個極權統治的口號。再例如,俄國十月革命的口號是“一切政權歸蘇維埃”,而這個政權卻并沒有給蘇聯人帶來幸福,所以1968年5月的歐洲學生運動在批判“蘇維??障胫髁x”時,從反面利用這個政治口號,提出了另一個政治口號:“不把權力交給空想”(No Power to the Imagination)。
口號的目的是迅速給人造成深刻印象,這種語言表述往往得借助修辭的手段。修辭化的口號使得詞句簡潔有力,朗朗上口,容易記住。然而,也正是由于這些特征,口號只能是一種膚淺、粗糙、程式、空洞的表述,是一種非常單一的主觀宣泄,而不是理性周詳的思考表達??谔柾挥米饕环N宣傳手段,使得宣傳也帶有口號的話語缺陷。
口號的修辭性在不同語言中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在英語中,常常會運用對比、頭韻和尾韻、重復用字、玩笑。越南戰爭時期的反戰口號:“Make love not war”(做愛不作戰);反對外松內緊政治控制的口號:“Bigger cages! Longer chains!” (籠子越大,鎖鏈越長);個性主義者的口號:“Sing badly if you must, but sing”(要唱就唱得難聽,但還是要唱)。在漢語中,口號往往用全稱斷言、排比、對仗、數字、押韻,但因為受到一本正經的官方語言的影響,常常有明顯的指示、命令腔調,給人以刻板武斷的感覺,當然,現在也有不少雖美好,但很矯情的口號。
口號的變化與傳媒和宣傳手段的發展有密切聯系。商業性質的宣傳在15、16世紀由于印刷術的運用而得到發展,17世紀隨著報紙的出現,更增強了效能,18世紀后變得越來越重要。政治用途的宣傳,在西方也是隨著文字傳播的便利而得到發展的,今天更是隨著網絡和手機短信的出現而有所改觀。早期政治宣傳運用得最多的是漫畫,也有漫畫配上文字的。美國革命前夕,富蘭克林畫過一張極有影響的宣傳畫,畫的是一條蛇,身子斷成8段,代表當時美洲的8個殖民地,配上了一句今天已經成為經典的文字:“聯合,要不就死”(Join, or Die),1754年5月9日刊登在一家報紙上,不到一個月,美洲新大陸的幾乎每一家報紙都轉載了這幅宣傳畫和這句革命口號。中國古代像“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說法,可以說是最早的政治口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鼓舞過無數抗戰的熱血青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反饑餓、反獨裁,建立民主的新中國”這樣的口號對不同時期的中國革命起到過巨大的宣傳作用。
口號和宣傳本身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其語言形式無所謂好壞,決定口號和宣傳是正用還是誤用的,是它的內容、運用機制和目的。在具體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環境中,有過度運用還是有限運用、誰在運用口號和宣傳、是否限制公民說理、是否妨礙理性公共話語、口號是否有真實根據、是否有欺騙意圖等等的問題。過度運用口號和宣傳對社會和政治文化是有害的,因為許多口號和宣傳中包含著不利于國民理性思考、交流、說理的話語機制。例如,口號難以避免籠統武斷,是一種一句話全部概括的“斷言”。例如,“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這是自然規律嗎?敵人是誰? 口號往往以大話鼓舞人心,把自己說得非常了不起,以顯示自己的絕對正確,其實并不切實。例如“東風壓倒西風”,文革中說的:“大造人造糞,氣死小日本”(不買日本化肥)??谔柹踔粮緹o視現實,以空頭支票代替現實目標。大躍進中有很多例子:“無煤也煉焦,無焦也煉鐵”、“兩年內建成一個像樣的共產主義”、“一天等于二十年,共產主義在眼前”、“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全省七天實現煤氣化,三天實現超聲波化”。這樣的口號與狂妄吹噓完全沒有區別,在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浮夸、虛假的風氣,對社會誠信、國民誠實也有腐蝕敗壞作用??谔柕奶攸c是對群眾蠱惑性的“斷言、重復、感染”,利用群眾的心理弱點和認知缺陷,不利于民主政治和生活秩序的公共理性。
口號可以寫成文字,畫成圖畫,編成歌曲,或者結合這些形式。寫成文字的口號便成為標語,可是標語并不一定都是口號。標語是一種公告,是寫標語者用來表達自己想法的,就連偷偷在廁所墻上寫“反動標語”也不例外。表達一己政治觀點的口號或類似政治內容的標語,它的目的是影響他人,是個人或黨派宣傳。在一個民主國家里,這樣的標語是不允許在公共場所隨意張貼和懸掛的。在民主社會里,每個人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和權利,也有這樣的傳統,但這種表達自由是有限度的。雖然你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別人也有不被你的表達騷擾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存在于對自由的限制之中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意在公共場所張貼或書寫可能侵犯別人自由的標語。
張貼或懸掛標語,會觸及不少與公共空間和生活秩序有關的問題:在哪些公共場所或地方可以允許張貼標語?由誰來規定?以什么樣的公共政治理由來作出這些規定?在美國,任何公共場所都不允許張貼、懸掛只代表個人、社團、黨派的政治、宗教意見的標語。美國運用口號、貼標語的常常是人民,不是政府,最常見貼標語的地方是私人汽車的保險杠上,大城市里有的小販專做這種標語生意,出售各種各樣現成粘貼標語。汽車是私人財物,汽車的保險杠算是“私人空間”,是一個適合表達私人意見的地方。而且,汽車開到東,開到西,到處傳播汽車主人的意思,起到了宣傳作用。汽車杠宣傳往往很風趣、俏皮,雖然有時“低俗”,但并不遭禁。例如,“少用骯臟的汽油,屁股會更干凈!”(Less dirty gases, more clean asses!)“Ass”屬“不雅語言”,在學校里是不能使用的。越戰口號做成的標語“做愛不作戰”,在伊拉克戰爭發生時又流行了一陣子。
美國另一個常見張貼標語的地方是自家房屋的前院,通常是一塊木板或塑料牌子,固定在一根棍子上,插在草地上或泥土里。美國人沒有在墻上寫標語的,要是有,那也是涂鴉,必須予以清除。每逢有選舉,標語小牌子就像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選舉過了,便又很快消失不見。伊拉克戰爭初期,美國反戰情緒高漲,還有幾戶居民聯合張貼比較長的標語的,各家在前院用小牌子插上幾個單詞(用字母拼出),幾戶連成一個句子,字體粗大,相當有聲勢,引人注目。但這也是在私人空間里表達個人看法。中國常見在公共場所大事張貼標語,甚至跨街拉長布條,這在美國是看不到的。
政治口號的標語是一種政治廣告,也是一種政治宣傳。在美國,個人、社團或政黨要做這樣的廣告或宣傳,可以在報紙上買版面(當然還有限制廣告、宣傳的細則規定),但不可以在學校、醫院、廣場、街道這樣的公共場所來做,隨意作這樣的宣傳,和涂鴉一樣都是觸犯公共秩序法的,都是城市整治的對象。美國公眾一般都有民主社會的公域、私域區分觀念,一方面堅持自己的言論自由權利,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則會自覺遵守公共規則。這是他們在民主生活方式中養成的習慣,也是一種公共政治慣例,遵守的并不只是普通民眾,擁有和代表公共權力的政治人物概不例外。
運用標語的方式是在特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中發生的,一定會帶有這個環境的特點。例如,在中國,在公共場所墻上張貼或書寫標語是很常見的,這恐怕與人們從小受到的影響有關,例如一般人從小就從電影里看到,地下黨或革命學生進行宣傳動員,拎著漿糊桶,藏著傳單,走到哪里,就在墻上又刷又貼,有的干脆就直接寫到墻上。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標語貼得到處都是,將這個革命傳統更加發揚光大?,F在大城市里已經相當改觀,但其他地方還有待變化。
中國標語口號的內容和語氣也有相當鮮明的特點,內容自不必說,就說語氣,不是命令式的,就是惡狠狠地充滿暴力和霸氣:“打土豪、分田地”、“痛打落水狗”、“砸爛劉、鄧的狗頭”、“敵人不投降,就叫他滅亡”。這種語氣在今天的一些標語中綿延不絕,例如有的計劃生育標語竟然寫道: “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一人超生,全村結扎” 、“該流不流,扒房牽牛”、“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 、“寧愿家破,不要國亡”。張貼違背法治原則的標語,臟亂差的環境和臟亂差的口號語言涂鴉合為一體。標語粗暴野蠻,完全訴諸于暴力恐嚇,本身就顯示了宣傳號召的失敗。
暴力的標語口號是一種語言污染,也是一種精神污染,每一條這樣的標語都如同一個向公共語言之河中排污的污染源,公共語言的嚴重污染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變得乖戾、強梁、粗暴、非理性。這樣的公共語言顯示出官與民、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緊張對抗關系,也顯示出國民素質和民眾思考能力的低下,遠遠不符合建設和諧社會的文化人文條件。營建和諧社會恐怕還得從學習理性、溫和、真誠的公共語言開始,當然也包括其中的口號和標語。
轉自新浪博客 作者:徐 賁
日前,樂安縣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該縣湖坪鄉“大湖坪整編”舊址――湖坪村收集整理有關紅軍文物時,發現全村有60多條紅軍標語,這些標語雖然歷經70多年的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這些標語內容有“勇敢堅決的工農當紅軍去”、“徹底粉碎敵人四次圍剿與大舉進攻”、“打倒屠殺工農的國民黨”、“反對國民黨出賣民族利益”、“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實行土地革命”、“歡迎白軍士兵拖槍過來當紅軍”等,落款有“紅軍政宣”、“紅五政”、“六師十八團一營三連三排六班”等。
據史料記載,1933年春,紅一方面軍在周恩來、朱德的指揮下,堅持毛澤東同志正確的軍事路線,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1933年5月至7月,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率領紅一、三、五方面軍在該縣湖坪村一帶休整,并進行大整編,史稱“大湖坪整編”。目前,該縣文物部門正在著手對這些標語進行登記造冊,并加以保護。
來源:大江網 作者:游國珍、龍樂水
創新創業宣傳標語20條
1、經濟大轉型 產業大發展 產城大融合 2、自主創業演繹精彩人生 艱苦奮斗收獲滿園春色 3、面向工業園區 提倡就近就業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推進工業強縣戰略 5、就近務工 建設家園 6、返鄉就業光榮 建設家鄉光榮 7、竭誠服務企業 打造一流園區 8、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工業園區 樹立園區良好形象 9、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產業集聚 10、求卓越品質 崇尚科技創新 11、強化過程管理 建設精品工程 12、綠色環保節能 高效和諧發展 13、點燃創業夢想 奏起和諧贊歌 14、崇尚自主創業 締造美好生活 15、創新改變生活 創業成就你我 16、創新無處不在 創業只等你來 17、敢想就有出路 敢創就有財路 18、創業改變人生 創造改變社會 19、創業要敢拼 創新才能贏 20、創業與時代同行 創新攜夢想齊飛
一年一度的全國質量月活動已經開始,2015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主題是“邁向質量時代,建設質量強國”。
2015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宣傳標語口號
推動“三個轉變” 建設質量強國
打造經濟升級版 實現質量強國夢
增強質量意識 培養職業精神 踐行核心價值
強化質量效益 服務轉型升級
質量提升 標準引領
傳遞質檢信任 引導質量消費
夯實質量基礎 共建質量強國
共建質量大業 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質取勝 打造中國質量
提升質量調結構 增長效益促轉變
推進質量共治 開創質量時代
更高質量的發展 更高品質的生活
質量檢驗客觀公正 服務企業 引導消費
重視質量安全 促進社會和諧
適應經濟新常態 實現質量新跨越
建設質量強國 共創美好生活
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推進質量誠信社會共治
品質引領新常態 共筑質量強國夢
推進質量發展 助力產業升級
歷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主題
2015年:邁向質量時代 建設質量強國
2014年:推動“三個轉變”,建設質量強國
2013年:打造經濟升級版 實現質量強國夢
2012年:宣貫《質量發展綱要》 推進建設質量強國
2011年:建設質量強國 共創美好生活
2010年:抓質量水平提升促發展方式轉變
2009年: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全面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2008年:質量安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2007年:質量安全共同的責任
2006年:創新提升質量名牌促進發展
2005年:奉獻優質產品構建和諧社會
2004年: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
2003年:堅持以質取勝提高競爭實力
2002年:講誠信保質量
2001年:新世紀新質量新生活
2000年:質量——新世紀的呼喚
1999年:創造高質量迎接新世紀
1998年:質量振興人人有責
1997年:讓《質量振興綱要》深入人心
1996年:走質量效益型道路向集約型轉變
1995年:質量——名牌——效益
1994年:向質量要效益
1993年: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迎接復關
1982年:求實際效益讓用戶滿意
1979年:努力生產一等品和優質品向國慶三十周年獻禮
1978年:生產優質品光榮生產劣質品可恥
本站為個人愛好興趣分享網站,不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QQ3033382280進行處理